今年你的暑假,少不了碗大的西瓜,少不了满柜的冰棍,少不了空调电扇,却唯独少了不用点播也能看的《记》
从1982年成立剧组并开拍,陆续到2000年的千禧元年正式完结,并在央视进行首播。随后每年的暑假,《记》像是约定好了一样,如期而至…
无论是哪个年代的人看《记》每一集都逃不开“唐僧有没有被妖怪吃掉了”这一话题。
可奇葩的是,无论是,还是蛇形蝎怪,对于吃唐僧肉,他们的想法可谓是不谋而合,一定要洗干净后蒸着吃。
某些“无聊透顶”的人特意翻阅了整本原著,发现书有6路妖怪,分15次明确提到了唐僧肉的吃法,其中包括青狮精、白象精、金翅大鹏、红孩儿、白骨精和蜘蛛精等,他们都坚定地认为,唐僧就该蒸着吃。
难道这肉蒸着吃,的确是美味与营养并存吗?美食君用这6道菜,揭开事实背后的真真假假…
肉 饼 蒸 蛋
这是一道极其简单易上手的家常菜,大概是继番茄炒蛋后,又一道人人都敢说出口的“拿手菜”半肥半瘦的猪肉剁成肉末,加料搅拌腌制,再用勺子抹平表面,华丽丽地磕上鸡蛋,一个两个,随心情。
上锅大火蒸制,水汽顺着锅盖流入,鲜咸的肉汁缓缓渗出,汁浓味鲜,满满的优质蛋白。非常适合老人,儿童,以及产后孕妇补充营养所需。
图©下厨房-宁一时令
蒸 肉 糕
蒸肉糕,绝不是简单的上锅蒸,它的制作过程相对繁琐不少。
在物质匮乏的时代,肉多是自家散养的猪身上宰的,膘肥肉厚,将二刀大肉去皮后“咔咔”地剁成肉泥,加入红薯淀粉,葱姜汁抓散拌匀,再倒入模具中压实,入蒸屉上汽蒸制35分钟左右。
中途成型后将蛋黄液均匀地涂抹在肉糕上,继续蒸制蛋黄液熟透。倘若在江浙一带,可能会看到上面是铺满蛋丝的蒸肉糕。如此一道 杠杠的硬菜,多是在宴席上才吃到。
图©下厨房-Holiday Tang
粉 蒸 肉
传统粉蒸肉的做法以带皮的五花肉为原料,腌制后裹上碎散的米粉,尤其是自制的更香。
糯而清香,酥而爽口,有肥有瘦,红白相间,嫩而不糜,米粉油润,香味浓郁。大概这么多的4字词,都抵不过入口的那一瞬间。
梅 菜 扣 肉
这份用碗扣的猪肉,不仅四溢,还带着梅菜的干香。
肥多瘦少的五花,是最心仪的选择,渗出的油脂和汤汁在盘中游走,加上蒸汽的热量加持,使得盘底原本皱巴巴的梅干菜缓慢地舒展开来。
但每次吃完,油润入味的下饭梅干菜, 是丁点都没剩下的。
图©下厨房-爱做饭的道士
东 北 蒸 肉
看似平平无奇的一道家常菜,鲜香下饭,片片轻薄油亮,是不可多得的下饭神器。
图©下厨房-一粒思考的芝麻
其实,对于《记》里所说的蒸唐僧肉,首先是基于唐朝这一时代背景,因为人们炒菜所用的油并不多,蒸着吃不仅方便省事儿,还更大地保留了肉原本的香味和口感,减少对营养成分的。
其次,在文言文里,蒸和祭字同义,说白了唐僧就是个贡品,整个上锅蒸可将外形保存完好,上桌也体面。
再回到当下,我们喜欢吃蒸的猪肉,无非有以下4点:
1.制作步骤少,前处理简单。
2.烹饪过程环保无油烟,方便厨房的清理打扫。
3.原滋原味,蒸出来的造型完整且好看。
4.健康少油,只有猪肉原本渗出的油分,吃着负罪感也降低了。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唐僧肉
【词语拼音】tángsēngròu【词语出处】《西游记》【词语解释】在小说《西游记》中,唐僧肉被认为食用后可以长生不老,故被各种妖怪垂涎。由此引申为可以带来巨大好处和利益,因而受到众人追捧,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以取得的事物。【例句】1.金蝉,又名爬蚱,素有”唐僧肉“的美誉。2.别把私家车当成唐僧肉。【近义词】香饽饽
Copyright © 1998-2019 网站地图